印度教 基本解释
印度的传统宗教。公元8-9世纪,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、耆那教的某些教义,经商羯罗等改革后形成。也称“新婆罗门教”。主要经典为《吠陀》等。主要教义仍是善恶有因果、人生有轮回之说。主要教派有湿婆派、毗湿奴派和性力派等。近代以来又相继出现梵社、圣社、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等组织,并传布到世界各地。
印度教 详细解释
印度的多神教,为变革的婆罗门教。西元五、六世纪时,因反对佛教而兴起。
网络解释
印度教 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
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,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。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,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,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、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、风俗习惯、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。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,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。是印度的国教,在南亚的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斯里兰卡、尼泊尔,东南亚的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、菲律宾,以及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。它拥有10.5亿信徒(1993年统计数),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、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,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。
所谓“印度教”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、哲学、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,它的信仰、哲学、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,甚至相互矛盾。印度的社会等级、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,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,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「崇拜三向神、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、坚定相信轮回转世」,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,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。种姓制度是最典型、最森严的等级制度。四个等级在地位、权利、职业、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。
印度教造句
- 1、虔诚的印度教信徒期望通过练习瑜伽而摆脱生死轮回。
- 2、亚洲年代报道说印度教祭司们义愤填膺。
- 3、卐字符是印度佛教和印度教的标志,代表佛教和印度教的教义。
- 4、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,虔诚的基督徒是虔诚的基督徒;虔诚的印度教徒是虔诚的印度教徒;虔诚的穆斯林是虔诚的穆斯林,付出便是收获,宽恕别人时自己被宽恕。
- 5、当前,在爪哇岛印度教徒并不多,他们大多数都住在布罗莫附近的腾格尔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