塾师 基本解释
1.旧时私塾的教师。
塾师 详细解释
旧日私塾中的教师。
《程乙本红楼梦.第九回》:「凡族中为官者,皆有帮助银两,以为学中膏火之费,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。」
网络解释
塾师
历代塾师大部分来自那些读书不多、没有条件参加科举,或参加科举屡遭失败的读书人。他们用所获知识谋生,叫“舌耕”,被社会公认是一种清白而崇高的职业。另一部分是获得一定功名,但未能进入官场,或已做官而被革、被罢,或自行退出官场,或退休回乡的读书人。他们或因生活无着落,自食其力;或以推广教化、诱掖后进为己任;其他还有洁身自好,不图仕进的人;因改朝换代,入元、入清不仕的人;以传授学术思想,延绵道统为己任的人等等。
塾师造句
- 1、担任山村私塾塾师的这几年里,他并不曾收过学生家里半分银钱。
- 2、这个塾师从书本上抄了一篇,就把祭文给了富人。
- 3、塾师以笔法谈作文,如匠人以规矩谈美术。
- 4、饱受其义祖父与塾师熏陶而景仰屈原,他因之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。
- 5、省原儒家子,为乡塾师,涉讼踬蹶,始投身浄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