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调 基本解释
1.犹言调和。
平调 详细解释
汉、魏、六朝间,相和三调或清商三调所用的一种调式。在燕乐二十八调中的一个调名。清代方苞通雅所列笛上七调的一种调名。流行于浙江省绍兴、上虞、诸暨一带的一种曲艺,属弹词类,音乐风格典雅清幽,文静优美。平稳和谐。
《后汉书.卷四一.宋均传》:「今诸国之封,并皆膏腴,风气平调,道路夷近,朝聘有期,行来不难。」
网络解释
平调
平调(汉语拼音为píng diào,英语为PingDiao Opera)是中国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属于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,发源于冀南武安一带。“平调”也称“武安平调”、“平调剧”。流行于冀南、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,深受当地群众喜爱。平调的产生,据传始于明末清初,由武安艺人以河南豫北怀调为基调,结合武安民间音乐、舞蹈演变而来。平调的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,五声“徴”调式。主要演奏:文场、武场。文场:二弦、二胡、笙、琵琶、月琴、梆子、唢呐等;武场: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,还有具有平调特色的大锣、大铙、大镲、战鼓,称“四大扇”。
平调造句
- 1、全自动支撑水平调节与先进的钥匙孔技术实现快速配重安装,加快了起重机投入使用的速度。
- 2、他作为热爱宝岛家园的无党籍公民,诚恳拜托王金平调和鼎鼐、折冲樽俎。
- 3、湖北大鼓唱词句式以七字句、十字句为主,兼穿插一些五字句,主腔称“四平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