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 基本解释
(垦前369-前286)战国时哲学家。名周,宋国蒙(今属河南)人。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,是道家的主要代表,后人将老子与他合称为“老庄”。认识到事物都在变动中,但忽视了事物性质的稳定和差别,成为相对主义。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文章想像丰富,富有表现力。著作有《庄子》。
庄子 详细解释
人名。对庄周的尊称。参见「庄周」条。书名。战国时庄周撰。《汉志》著录五十二篇,今传者为晋郭象本,仅三十三篇,唐时改称《南华经》。古注有晋司马彪、向秀、郭象等,又有唐朝成玄英疏、清朝王先谦集解、郭庆藩集释。其书大要与《老子》相近,文辞汪洋恣肆,旨趣深奥。农村的大宅。
如:「这座庄子的主人是谁?」
村庄、聚落。
如:「我们是在同一个庄子里长大的。」
网络解释
庄子 (道家学派经典著作)
《庄子》又名《南华经》,是道家经文,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,到了汉代以后,尊庄子为南华真人,因此《庄子》亦称《南华经》。其书与《老子》《周易》合称“三玄”。《庄子》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、艺术、美学、审美观等。其内容丰富,博大精深,涉及哲学、人生、政治、社会、艺术、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。
庄子的文章,想象奇幻,构思巧妙,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,文笔汪洋恣肆,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,瑰丽诡谲,意出尘外,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。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,想象漫无边际,然皆有根基,重于史料议理。鲁迅先生说:“其文则汪洋辟阖,仪态万方,晚周诸子之作,莫能先也。”被誉为“钳揵九流,括囊百氏”。
《庄子》与《归藏》、《黄帝四经》、《老子》,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,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,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、美学、艺术、审美的智慧结晶。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。
《庄子》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,更是文学、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。更是对中国文学、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。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,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,在现实意义上,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。
庄子造句
- 1、这凤阳县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,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,还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。
- 2、虚静,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。
- 3、庄子的不成材理论实在是与人们的愿望背驰的。
- 4、《庄子·天道篇》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。
- 5、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,万物之本也。—庄子
- 6、楚威王欲用庄子,庄子以龟为喻, 后以“涂龟”指隐居不出。
- 7、庄子、惠施展开“濠梁之辩”。
- 8、《涂龟》是出自《庄子》外篇。
- 9、安时处顺、穷通自乐、鼓盆而歌,当我们为生活的得失而辗转周旋的时候,读庄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。
- 10、摘要游艺本是儒者历练性情与德业的重要科目,却被道家庄子视为“雕虫小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