蓑衣 基本解释
1.蓑衣。用竹叶或草﹑棕编成的雨披。
蓑衣 详细解释
蓑草编成的雨衣。《红楼梦.第四五回》:「只见宝玉头上戴著大箬笠,身上披著蓑衣。」也作「蓑衣」。
网络解释
蓑衣
蓑衣,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suō yī,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(民间叫蓑草)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,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。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。
蓑衣造句
- 1、獓狠样子有些像牛,长着四只角,它的毛发很长,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。
- 2、一蓑衣,一戟桨,划破了世俗几多悲苦哀愁。
- 3、细雨桃花水,轻鸥逆浪飞,风头阻归棹,坐睡倚蓑衣。
- 4、蓑衣人声音沙哑,犹如被掐住脖子的老鸹,沙沙的声音刮得人耳根子疼。
- 5、草铺横野六七里,笛弄晚风三四声,归来饱饭黄昏后,不脱蓑衣卧月明。
- 6、尖尖的斗笠遮掩了岁月吻过的脸,宽大的蓑衣裹罩着风雨沉淀的心,恬静怡然惬意自由。
- 7、牛大力走近了些,见一位身穿蓑衣、头戴毡笠的老汉坐在船尾垂钓。
- 8、身处困境,何不披一身蓑衣潇洒地在雨中漫步,即使面对风雨,内心却放晴。
- 9、河边有一个身体穿着蓑衣,戴着斗笠,老人,独自一人坐在小船上单独,静静地坐着,等待鱼上钩。
- 10、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