鞶带 基本解释
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《易·讼》:“或锡之鞶带,终朝三褫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鞶带,谓大带也。” 晋 陆云 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鞶带翩纷,珍裘阿那。” 唐 杜甫 《狂歌行赠四兄》:“幅巾鞶带不掛身,头脂足垢何曾洗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罢美国留学生感赋》诗:“忽然筵席撤,何异鞶带褫。”
鞶带 详细解释
古代男子所系的腰带,因以皮革制成,故称为「鞶带」。
网络解释
鞶带
鞶带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pán dài,指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
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《易·讼》:“或锡之鞶带,终朝三褫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鞶带,谓大带也。” 晋 陆云 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鞶带翩纷,珍裘阿那。” 唐 杜甫 《狂歌行赠四兄》:“幅巾鞶带不掛身,头脂足垢何曾洗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罢美国留学生感赋》诗:“忽然筵席撤,何异鞶带褫。”
古代男子所系的腰带,因以皮革制成,故称为「鞶带」。
鞶带
鞶带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pán dài,指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