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之势 基本解释
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
鼎足之势 详细解释
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。
晋.孙楚〈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〉:「自谓三分鼎足之势,可与泰山共相终始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一一回》:「吾欲屯兵濮阳,以成鼎足之势。」
网络解释
鼎足之势
鼎足之势,汉语成语,
拼音:dǐng zú zhī shì,
释义为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,
源于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。
鼎足之势近义词
鼎足之势造句
- 1、赤壁之战后,魏、蜀、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。
- 2、于是,三方竟成了一个鼎足之势。
- 3、大德水部落北靠新昌洞,南临小德水部落,三个部落遥为鼎足之势。
- 4、这次大战之后,三个国家已经从形成鼎足之势。
- 5、三国鼎立之势已经无法形成,缺乏尖刀力量的其他统领,就算全部加入教廷一方,也不可能与野蛮人一脉,陈雄一方形成鼎足之势。
- 6、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各据一方,形成鼎足之势。
相关词语
鼎组词 炉鼎 九鼎 鼎盛 问鼎 金鼎 王鼎 一言九鼎 人声鼎沸
之组词 之后 之前 率土之滨 之子 丝绸之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不足之处